内容简介

一部哲学史,虽然是「史」,但也必然涉及「哲学」。当一位学人写哲学史的时候,他不仅要叙述事实,而且要解释理论。叙述事实是史学的工作,解释理论则必须有确定的理论基础与解析方法。而这种基础与方法就是写哲学史的必要条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则写出来的是「史」,但不算是「哲学史」。

——劳思光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泰斗劳思光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透过其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呈现在您的眼前。本册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其中每一章节,皆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

作者简介 

劳思光,1927-2012,原名劳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是与唐君毅、牟宗三齐名的哲学家,尤其长于中国哲学史与现当代西方哲学。

1955年起先后在珠海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并为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以及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师范大学与东吴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12年10月去世前为华梵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康德知识论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光诗选》等约三十余种。

 

导言:总论中国哲学之中期——附论汉唐文化


壹 释「中期」之意义

贰 本期中国哲学之演变历程

参 汉唐文化对士人心态之影响

 

第一章 汉代哲学


壹 汉代哲学之外缘观察

贰 汉代哲学之内在解析

参 汉儒之没落

一、心性论问题之分裂

二、阴阳五行说与汉儒之关系

肆 道家思想之肢解

一、「超越我」之形躯化——道教

二、文化否定论之孤立化——放诞之风

三、「守柔」与「无为」之技术化——黄老之术

伍 董仲舒与「天人相应」之观念

陆 《礼记》之思想

一、《礼记》一书之特色

二、〈大学〉与〈学记〉

三、〈中庸〉之时代及其理论

四、〈乐记〉之理论

柒 《易传》之思想

一、《易传》与卦爻辞违异

二、《易传》乃杂辑而成

三、《易传》中之特殊论点

四、《易传》理论之评论

捌 《淮南子》、扬雄与王充

一、《淮南子》

二、扬雄之思想

三、王充之思想

玖 结 语

 

第二章 魏晋玄学


壹 玄学之根源及分派

一、玄学与儒道之关系

二、才性派之特色

三、名理派之特色

贰 「才性」之说

参 「名理」之说

一、何 晏

二、王 弼

三、向秀与郭象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


壹 总 说

贰 印度佛教教义述要

一、原始教义

二、大乘教义

参 佛教在中国之流传及讲论

一、初期之概况

二、北中国之佛教

三、南中国之佛教

附记:本时期之重要佛教史著作

肆 中国佛教之三宗

一、天台宗

二、华严宗

三、禅 宗

附记:关于禅宗之重要著作

伍 返归印度之佛教思想运动

一、《唯识三十论》要旨

二、玄奘及法相宗

 

后 记

 


完全不懂英法德日韩等外语,没有关系,教你使用“沉浸式翻译”插件,直接翻译整个PDF文件,可以轻松阅读各种外语类的杂志报刊。 点击查看具体教程
版权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其版权均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在此郑重声明对原作者和出版人的尊重和感谢,若有侵权,请您联系客服微信:yaoshihuivip,我们会在审核后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本站所提供资源均只用于内部学习研究参考,请勿直接商用。请大家支持和订阅正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