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5年10月选美中国巨厚版以来,取得很大成功。每一年,《中国国家地理》十月刊都是长时间精心制作的大部头专辑。

让我们回顾看看2005-2021年间的十月特刊合集:


2005: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550页巨厚,首次推出
2006:景观大道珍藏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聚焦318国道
2007:塞北西域珍藏版——圈点中国大西北
2008:东北专辑——讲述白山黑水的故事
2009:发现中国珍藏版——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
2010:海洋中国珍藏版——愧对海洋
2011:喀斯特专辑——中国盛产喀斯特
2012:内蒙古专辑——穿越内蒙古高原
2013:新疆专辑——新新疆
2014:西藏专辑——西藏为何如此迷人?
2015:一带一路白皮书
2016:慢步中国上——10月
2016:慢步中国下——11月
2017:黄河 黄土特刊
2018:大横断专辑——横断断出新天地
2019:长江专辑——长江五看
2020:中国海岸带专辑
2021:219国道专辑——风光无限两万里

精心制作的超厚版第10期已然是中国国家地理 的传统,每一本加厚版十月刊的背后,都有无数加班加点的日子和并肩作战的伙伴。汗水和心血,车轨和脚印,点点滴滴,每一点,每一滴。。。每本都值得珍藏!

每年读者的期待,就是聚焦于当年十月号。

1.横空出世—选美中国

2005年10月 总第540期,550页巨厚版 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这是杂志社第一次推出十月品牌,从此,十月号就成了一种系列符号–加厚不加价,内容更加丰满,都是专题专辑 。

 

2.景观中国–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2006年10月总第552期 景观大道珍藏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2006金秋10月,《中国国家地理》为读者找到了中国自己的景观大道,400多页的精彩内容,16拉页宏大景观地图向世界展开了一幅绝美的中国画卷。本期杂志发行突破100万册,在当今中国的期刊市场实属罕见,这也是大陆10元以上精品杂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地理知识》到《中国国家地理》,从更名后的5万册到2005年《选美特辑》的55万册,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再攀高峰,10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3.圈点中国–塞北西域珍藏版

2007年10月 总第564期 塞北西域珍藏版 366页超厚版


一年一度的金秋10月,总是中国国家地理向读者倾情奉献的时候,前有“选美中国”,后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而今,2007年10月推出的是370页超厚版“典藏大西北”。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西北是苍凉的戈壁与荒漠。殊不知,这片深处欧亚大陆中心的干旱地区深藏着惊人的景观之美,我们将一一推出:各种形态的沙漠,奇妙的植被,美丽的湖泊,多样的彩丘,还有那如瀚海般的戈壁。大西北有着被误读和忽视的厚重历史:中国,曾经向着大漠开放;中国,一半的历史书写在草地上…

4.白山白,黑水长 白山黑水好故乡

2008年10月东北专辑 东北:马蹄形的富饶,386页加厚版


白山黑水的东北拥有的自然景观是让人嫉妒的。这张照片上是长白山天池,在有着皇冠一般锯齿的火山口壁围成的水面上,氤氲升腾的湿气正逐渐散开,给我们捧出一池纯净的幽蓝。这个声名显赫的天池,是被周围十几座海拔接近3000米的山峰簇拥着的,所以像被举到天上的湖水。不过站在高出湖边几百米的峰顶看去,它又像悬挂在峰林之间的一个浩荡绵长的镜面。执行总编单之蔷看完后回来兴奋地描述说,湖水清澈得犹如蒸馏水,湖底的石头都是粒粒可数的。

5.发现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

2009年10月 总第588期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推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这期地理大发现的主题自然会牵涉到很多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比如声势浩大的三江并流、神秘的楼兰遗址、层层叠叠的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及沧桑的罗布泊、绮丽的丹霞地貌和雪山、冰川、嶂石岩等。

6.海洋中国

2010年10月 第600期 海洋中国十月珍藏版 414页加厚版

7.喀斯特中国

2011年10月 喀斯特专辑 400页巨厚版


2011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喀斯特专辑”,全面盘点中国喀斯特地貌景观,以400页的超大篇幅和海量珍贵图片,带您遍游峰林、洞穴、天坑、盲谷等喀斯特奇景。

8.穿越内蒙古高原

2012年10月 内蒙古专辑

9. 新·新疆

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月 新疆专辑 发现新新疆 400页巨厚版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倾力打造400页超厚版《新疆专辑》,讲述它的大自然伟岸广袤,讲述它的人类文明史诗般坚韧,娓娓道来这片亚欧大陆腹地的古老土地上,一个全新视角下的“新”新疆——内容方面,《新疆专辑》大胆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新发现,构造新景观,每篇文章都以一个独特的切入点,重塑“新”新疆;结构方面,《新疆专辑》按照新疆传统“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格局,分为5大版块,版块之间更穿插“历史文化”和“我们在行动”两大系列文章,以综合的视角展现新疆整体风貌,以编辑部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第一现场亲历感受呈现无与伦比的新风景、新故事。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新疆,而中国国家地理的新疆,是2002年出版的《新疆专辑》,是2002至今11年来沉甸甸的专题报道:帕米尔高原、卡拉麦里保护区、伊犁河谷、罗布泊、阿尔金山……是2007年夏天,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用时近半个月,在以北疆为主的地域内深入走访的一万里;更是2013年的夏天,编辑部先后两次深入新疆,用时近40天的漫长采访:从最北端的喀纳斯湖,到南面帕米尔高原的河谷秘境;从最东端的哈密市星星峡镇,到最西端(也是中国最西端)的乌恰县吉根乡;从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接壤的漫长边境,到沙漠和戈壁腹地的荒无人烟处……
11年岁月沉淀,56000里采访创举,400页全心全意,新观点、新概念、新发现、新景观,汇聚成为这一本11年后全新打造的十月特刊——《新疆专辑》。

10.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

2014年10月西藏专辑,第二本西藏专辑
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这是本期400页巨厚版“西藏专辑”的主题。


“认识一个国家,要从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开始”;认识一片地区,最快、最深刻的方法则是从了解它的极限、它的“之最”开始。
  中国西藏自治区,这片位于“地球第三极”上的神奇土地,它的存在本身就有着一系列的极限和“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隆起最晚的高原、世界上地壳平均厚度最厚的地方……遗世独立的极限环境,使得西藏拥有了傲视同侪的高山雪峰、挑战生命极限的植物、动物……创造了众多的自然之最;亿万年来雪山冰峰的阻隔,又让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源远流长的神秘宗教、风格多样的建筑、艺术……创造出了自然之外的更多“之最”;而近年来,工业和科技浪潮在全球的一次次席卷,这片雪域高原也随之发生了种种变化,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工业和科技的“之最”也在这里开始显现……

11.2015年10月 一带一路白皮书

中国国家leaders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一战略与地理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它势必是国人谈论的热门话题。在这种背景下,CNG策划了这本巨厚版杂志。


这张手绘地图,充分打破了摄影照片和遥感影像的色彩限制,构图也不像普通地图那样机械——中亚五国、“心脏地带”、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等信息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张图上。最后在设计上,我们删繁就简,以白底做背景,看起来清新、了当,舍弃了许多冗繁的无用信息。插图周围的封面留白,一下子让“白皮书

12.慢步中国(上 下)

2016年10月 11月
慢步中国,是我们这期的主旨。在选封面的微博讨论区,一些网友将“慢步”和“漫步”当作了一回事儿,实际上这两个词大不相同。“漫步”强调的是漫无目的地走;“慢步”强调的是“慢”,放慢速度的行走。《慢步中国》专辑,首先想强调的就是“慢”,“慢”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10月我们先推出了其中4条:走棱线(中国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走脊线(山脊线)、走胡线(胡焕庸线)、走岸线(海岸线)。此外,还有走轮廓、走海岛、走“红”线等等,11月 走海岛、走轮廓、走红线和走对角线。

13黄河黄土专辑

2017年10月
黄土高原 寻根中国,2017年《中国国家地理》骄傲推出年度巨献,368页的重磅专辑,十月特刊 ——《黄河 · 黄土》

14“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

2018年10月缩水的十月号


这次的十月刊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大横断专辑。与传统自然地理概念上的横断山不同,这本专辑所勾勒、挖掘和描绘的“大横断”概念,是一个地理范围更广阔,文化历史内涵更深厚,亮点和故事更为精彩繁多的区域。

15 长江之水天上来

五个区域看长江
2019年10月 长江专辑


长江,似乎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在兹念兹、熟稔于心的名词。提到长江,也许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哼唱几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如果对长江再多些了解,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或是冰川下的涓涓细流、或是峡谷中的怒浪狂涛、或是平原上的舒缓江流……那么你是否可以把它们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长江呢?

16 2020年10月 海岸带专辑

专辑:“巨变:中国海岸带”

 

17 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0期 219国道专辑

219国道,风光无限两万里。


库车大峡谷


杂志名称: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前身《地理知识》,创办于1950年,是当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普杂志之一。2000年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并提出“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办刊理念,将杂志定位由科普期刊上升为科学传媒。《中国国家地理》创刊70余年来,一直以“责任”和“创新”为己任,引领科学传媒风气之先,走出一条地理与人文交融、文化与科学呼应的特色办刊之路。如今中国国家地理已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科学传媒,月均销量为国内高档媒体第一位。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及旅游、探险类杂志。该刊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查看该杂志所有的期刊...

下载地址:PC端在页面右侧顶部,手机端在内容页面顶部。
下载方式: 点击“获取资源” ,选择“微信支付”即可。杂志为高清PDF格式,存储于百度网盘,请转存到自己的百度网盘后再下载。
开通会员: 月度VIP=39.9元,年度VIP=199元,全站VIP会员399元。 >>点击开通VIP会员
权限说明: 月度VIP、年度VIP享受所有资源半价优惠, 全站VIP会员享受全站所有资源终身免费下载权限。注意有极少数的特殊资源除外。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